当前位置:首页>齐鲁信息网>访谈

​陵阳街道会盟社区:以"尚美书院"为起点,探索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的温暖实践

时间:2025-10-22 16:40:04 来源:晨报之声 阅读:42057次

陵阳街道会盟社区:以“尚美书院”为起点,探索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的温暖实践

本网山东讯(特约记者:张传远 通讯员:王丽娜)

在基层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如何让居民更愿意参与、让邻里关系更融洽?山东省莒县陵阳街道会盟社区从自身的历史文化中找到了答案。社区的名字来源于《左传》中“莒鲁会盟”的故事,“以和为贵、合作共赢”的文化精神一直流淌在社区的血液中。近年来,社区围绕这一文化根基,聚焦治理中的实际问题,打造了“尚美书院”这一文化品牌,尝试将文化的力量融入日常治理中,逐渐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氛围。

一、打造文化空间,连接邻里情感

文化空间不仅是活动的场所,更是连接人与人情感的桥梁。会盟社区没有追求形式上的铺陈,而是静心挖掘属于本地的“会盟文化”,把“尚美书院”打造成一个既能开展活动、也能调解矛盾,还能促进邻里交往的复合型空间。

书院跳出了传统文化站的单一模式,通过丰富而持续的活动,让居民愿意走进来、留下来、融进来。社区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设计了多样内容:孩子们可以在“小法官体验营”中了解法律知识;面向所有人的“医管家公益讲堂”则带来实用的健康指导;夏天的“邻里音乐会”让歌声传递温情;寒暑假的“小课桌公益课堂”也为双职工家庭分忧解难。这些活动像一条条纽带,悄悄打破了城市生活中那道无形的墙,让居民在共同参与中重新找到归属感。

与此同时,社区巧妙地将治理融入日常场景。书院里设有“睦邻会客厅”“共享茶室”等温馨角落,居民在这里喝茶聊天、读书交流,网格员、法律顾问和居民代表也自然参与其中,许多小摩擦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化解。这种贴近生活的调解方式,让“以和为贵”的老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。

二、探索治理新路,让文化成为推动力

文化不仅是氛围,也可以转化为治理的动力。会盟社区以“尚美书院”为平台,尝试将文化与治理自然融合,推动社区治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,从统一推进向精准回应升级。

“网格议事会”就是一次温暖的尝试。社区把书院作为固定议事点,定期邀请党员、居民、物业和商户代表坐在一起,聊聊社区里的大事小情。无论是停车位怎么安排、绿化带怎么打理,还是老人用餐、孩子托管等实际问题,大家都能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、共同寻找解决办法。这种“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来”的方式,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的“主人公”,也让治理更贴近人心。

在不断探索中,社区总结出了“359社区工作法”,为文化融入治理提供了清晰的路径。“3”指的是三种精神指引,包括坚守初心的“红船精神”、自力更生的“南泥湾精神”和团结协作的“会盟精神”;“5”是五项服务理念,围绕居民的“爱心、安心、放心、贴心、暖心”需求展开;“9”则代表多种实践方式,将红色文化传承、传统节日活动、志愿服务等融入日常。这套方法把抽象的文化理念变成了具体可行的治理行动,形成了党建引领、文化助力的治理新方式。

三、汇聚多方力量,共建温暖家园

社区治理不是一个人的独奏,而是一群人的合奏。会盟社区深知仅靠自身力量有限,于是以“359社区工作法”为基础,创建了“幸福合伙人”机制,广泛联结社会资源,为社区注入持续活力。

社区主动打破界限,邀请爱心商家、社会组织、学校、医院、非遗传承人等加入“幸福合伙人”的队伍。这些伙伴各展所长,共同支撑起“尚美书院”的日常运行:非遗老师带来剪纸、泥塑等传统手工艺课程;教育机构的老师开设国学课堂和作业辅导;党员志愿者则负责政策讲解和困难帮扶。

为了走得长远,社区还探索出“以平台换服务”的互助模式。比如,社区为辖区内的教育机构提供展示空间,帮助他们扩大影响;相应地,这些机构也为社区孩子提供免费的国学课程。这种互惠共赢的合作,既解决了社区资源不足的问题,也为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打开了通道,真正实现了彼此成就、共同前行。

四、实践效果:从文化空间到治理示范的转变

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,会盟社区的文化赋能治理之路初见成效,实现了从文化空间到治理示范的温和转变。

在治理实效方面,社区的12345热线投诉量连续两年稳步下降,居民满意度从最初的85%提高到98%,文化的柔软力量正转化为治理的坚实成果。通过“网格议事会”等渠道,社区收集到居民意见建议120多条,其中加装电梯、增设健身器材、优化垃圾投放点等20多项民生关切得到了落实,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明显提升。

在社区氛围方面,“尚美书院”已成为会盟社区一张温暖的名片,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。过去见面不相识的邻居,如今成了互帮互助的朋友,社区里随处可见和睦相处的场景,一个有温度、有活力的“文化共同体”正在形成。更重要的是,“幸福合伙人”机制吸引了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加入,多元参与的治理生态日渐成熟,为社区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。

五、启示与思考:文化融入治理的三个要点

会盟社区的实践为基层治理带来了温暖启示,其背后有三点特别值得关注:

一是文化是治理的根基,要善于用文化凝聚人心。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人心的凝聚,而文化正是连接人心的天然纽带。会盟社区从“会盟精神”这一本土文化出发,将文化融入活动、空间和机制的每一个细节,让居民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认同,从而主动参与社区建设。这告诉我们,只有扎根文化,治理才能走得更远。

二是多元协同是治理的活水,要营造共建共享的氛围。基层治理千头万绪,仅靠社区力量难以面面俱到。会盟社区通过“幸福合伙人”机制,把政府、企业、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各方资源有机整合,通过平台共享、资源互换,实现了多方共赢。这提醒我们,只有打开大门、汇聚众力,社区治理才能生机勃勃。

三是机制创新是治理的保障,要推动文化与治理深度融合。文化赋能治理不能停留在表面活动,更需要扎实的机制支撑。“359社区工作法”把精神指引、服务理念和实践行动融为一体,让文化治理有方向、有路径、有标准,避免了短期和形式化。这说明,只有把文化理念转化为可落地、可持续的机制,文化赋能治理才能真正生根发芽。

编辑:张传远

版权声明: 本文内容转载自:晨报之声,原标题《​陵阳街道会盟社区:以"尚美书院"为起点,探索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的温暖实践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,请与邮箱:KCMEDIA@ALIYUN.COM联系,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